1. 電(dian)位測量精度范圍
基礎測量(liang)精度:在理想(xiang)環境(如(ru)實(shi)驗室(shi)可控溶液(ye)、低(di)干擾土(tu)壤)中,優質鋅極化探頭的電位測量(liang)誤差通常(chang)可控制在 ±5mV 以內,部分(fen)高精度產品甚至(zhi)能達到 ±2mV,滿足陰(yin)極(ji)保護(hu)中 “極(ji)化(hua)電位偏差≤10mV” 的行業標準要求(qiu)。
現場(chang)應(ying)用精度(du):在復雜環境(如(ru)高土壤電阻率、雜散電流干擾區域)中,受土壤離子濃度(du)、溫度(du)波(bo)動、外部(bu)電流干擾等影響,精度(du)可能略(lve)有下降(jiang),但通(tong)過(guo)抗干擾設(she)計(如(ru)屏蔽層(ceng)、濾波(bo)電路),仍(reng)可保持(chi)在 ±10mV 以內,足以滿足工程級監(jian)測需求。
2. 影響精度(du)的關鍵(jian)因素
電(dian)極純(chun)度:高純(chun)鋅(純(chun)度≥99.995%)的化學(xue)穩定性高(gao),自(zi)身腐蝕電位波動(dong)小(通常≤3mV / 月),是(shi)保證精度(du)(du)的核心。若(ruo)鋅(xin)純(chun)度(du)(du)不(bu)足,雜質會導致(zhi)電位漂(piao)移,直接降低測量精度(du)(du)。
結構設計:帶半透膜或多孔陶瓷隔膜的探頭,能穩定電極與環境的離子交換,減少因電解液濃度變化導致的電位波動;金屬屏蔽外殼可隔絕雜散電流(如地鐵、高壓電纜附近)的干擾,進一步提升精度。
環境適應性:在高溫(>60℃)、高鹽(如海(hai)水)或強酸性環境中(zhong),鋅電極的腐蝕速(su)率加快,可能導(dao)致短期(qi)精度下(xia)降(誤(wu)差增至 ±15mV),但優質產品通過材料改性(如表面鈍(dun)化處(chu)理)可緩解(jie)這一問題。
3. 工程應用(yong)中的精度表現
埋地(di)(di)管(guan)道陰極(ji)(ji)保護:用于監測管(guan)地(di)(di)極(ji)(ji)化電位(wei)時,精度需滿足判斷 “保護是(shi)否達標”(-850mV 至 - 1200mV,相對于 Cu/CuSO?參比電極)的(de)要求,±10mV 的(de)誤差完(wan)全可(ke)接受,不會(hui)影響對保護(hu)效(xiao)果的(de)判斷。
海(hai)洋工程:在海(hai)水環境中,因離子濃度穩定(ding),探(tan)頭精度通常能(neng)保持在 ±5mV,可準確反映犧牲陽(yang)極或(huo)外(wai)加電流(liu)系統的(de)保護效率。
雜(za)散電(dian)(dian)流區域:在(zai)地(di)鐵、電(dian)(dian)氣化鐵路附近,若無抗干擾設計,誤差可能超過(guo) ±20mV;但采用帶(dai)磁屏蔽的鋅極化探頭后,精(jing)度可恢復至 ±10mV 以(yi)內(nei),滿足雜散電流腐(fu)蝕監測(ce)的需求。
|